- 微信号:北大培文二维码
- Mail:pkupw@pup.cn
- 电话:010-62750883
- 书名:《倾听未来的声音》
- 作者:曹文轩 主编
- 定价:39
- ISBN:978-7-301-27708-9
- 上架建议:文学、青少读物
- 读者对象:中学生以及文学爱好者
- 出版时间:2016-11-01
- 出版社:北京大学出版社
购买链接:https://item.jd.com/12071406.html(京东商城)
内容简介:
本书收入2016第三届“北大培文杯”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优秀作品,新一代中学生自信发声,全面展示了青少年创意写作风貌。著名作家、北京大学教授、“国际安徒生奖”获得者曹文轩亲任主编,茅盾文学奖、鲁迅文学奖评委及获得者、长江学者、报刊主编倾心点评,共同扶持青春写作新力量。
作者简介:
曹文轩,“北大培文杯”全国青少年创意写作大赛评委会主席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,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。
主要文学作品有《草房子》《红瓦》《青铜葵花》《根鸟》《火印》《蜻蜓眼》等。曾获国际安徒生奖、国家图书奖、中国安徒生奖、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奖、宋庆龄儿童文学奖、冰心文学奖、中国电影华表奖等重要奖项四十余种。
名家点评:
“北大培文杯”所做的事情,是为了下一代的事情,是事关教育的事情,是关系到文化发扬的大问题。
——谢冕(北京大学教授、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)
写作者是伟大的观察家,不仅要有一颗纯洁心灵,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,看到别人无法看到的世界,发现别人无法发现的风景。
——朱永新(全国政协副秘书长、民进中央副主席、著名教育家)
写作,说到底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。一个能够把对世界的复杂认识清晰有力地表达出来的人,一个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优雅地自我表达的人,在古人看来就是君子,在今人看来就是一个好人,一个卓越的人。
——李敬泽(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)
一个人或一个民族的写作水平,反映出各自认知的深度和精神的高度。希望同学们把写作作为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,做一个有思想的写作者。
——曹卫东(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校长)
“95后”后生可畏,当代文学后继有人。
——白烨(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)
媒体报道:
《光明日报》2016年8月12日刊发曹文轩《写作者的发现与发明》
《文艺报》2016年10月26日第10版刊发谢有顺《一切想象都是有意义的》
《光明日报》2016年11月4日第15版刊发朱永新《与文字打交道的人是幸福的》
《中国艺术报》2016年10月28日第8版刊发张辉《布谷鸟在风中歌唱》